龔光榮、李洪玉
這對夫妻帶動178名群眾成為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
日前,江津區(qū)致力于推廣遺體器官捐獻的夫妻——龔光榮、李洪玉,被評為了2020年度“感動重慶十大人物”。從忍痛捐獻兒子的遺體器官,到夫婦倆簽署遺體捐獻志愿書,再到帶動周邊178名群眾加入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的行列,他們用善良醞釀出新生與希望的故事,讓無數人為之動容。
時間回溯到2011年8月,龔光榮夫婦唯一的兒子龔莜植退役后不幸罹患上淋巴細胞白血病。纏綿病榻一年多的龔莜植感到治愈無望,在逝世前向父母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:“爸爸,媽媽,我生病一年多,得到了社會各界捐助,我無以為報,就把器官和遺體捐了吧!
夫婦倆忍痛答應了兒子的請求,第二天就聯系了市紅十字會前來登記遺體捐獻。
2012年9月7日,27歲的龔筱植停止了心跳。按照兒子的遺愿,龔光榮夫婦向重慶醫(yī)科大學捐獻了龔筱植的遺體及眼角膜。4天后,重慶醫(yī)科大學發(fā)來感謝信:龔筱植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,幫助了兩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。那一刻,龔光榮的淚水奪眶而出:“我感覺兒子以另一種方式活著,他還看著這個世界!”
也就是從那時起,夫妻倆深刻體會到遺體器官捐獻就是在用愛為生命續(xù)航。2014年初,龔光榮、李洪玉前往江津區(qū)紅十字會,正式簽署了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,成為德感街道南華社區(qū)第一個簽訂遺體捐贈協議的家庭。
“弘揚人道、彰顯博愛、崇尚奉獻”,在龔光榮一家三口的遺體捐獻證書上,印刷著三個醒目的詞語。
盡管遺體捐獻利國利民,但在保守的鄉(xiāng)鄰看來,他們的行為無異于“離經叛道”。
鄉(xiāng)親們的質疑,讓龔光榮和李洪玉異常難過!拔覂菏菫榱酸t(yī)療事業(yè)、為了延續(xù)他人生命自愿無償捐獻遺體,不是為了錢!”執(zhí)著的龔光榮心里暗暗發(fā)誓:一定要為兒子正名,為遺體捐獻公益事業(yè)正名!
一個大膽的想法,開始在龔光榮心里形成:何不借此機會,把遺體器官捐獻這件事推廣開來,為社會留下更多的愛與希望?
為了讓更多群眾了解遺體捐獻公益事業(yè),只有初中文化的龔光榮多次前往江津區(qū)紅十字會拿資料、向工作人員請教,瘋狂補習專業(yè)知識。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、流程后,他又將群眾眼中“犯忌諱”的語句編成“言子兒”,或在茶余飯后的閑聊中,或前往小區(qū)院壩、濱江路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宣講,降低大家對遺體捐獻的“敏感度”。
李洪玉也不閑著,經常帶著一家三口的捐獻證書和志愿者證書,挨家挨戶給群眾做工作,講述兒子捐獻遺體的動人故事。
“對生命的珍惜,是讓生命以愛的形式延續(xù)。”近6年來,在夫妻倆的宣傳動員下,已有178名群眾簽下“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”,加入到遺體捐獻志愿者行列——他們所在的社區(qū)就有111人,他們自己的大家庭里有6人。龔光榮、李洪玉用堅持播下一顆顆愛的火種,留下一個個延續(xù)生命的希望。
本報記者 張莎
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(qū)中塘鎮(zhèn)雙石村的“掛壁公路”上。楊敏攝 重慶黔江:“掛壁公路”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 近年來,黔江區(qū)加大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力度,在峽谷、溝壑、懸崖、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“掛壁路”“盤山路”!【詳細】
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(zhèn)畢橋村高標準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。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: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,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,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!【詳細】
川渝滇黔藏“跨省通辦”服務專區(qū)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(劉政寧、周小平)20日,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(qū)市聯袂打造的“跨省通辦”服務專區(qū)正式上線,將為企業(yè)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。 據了解,新上線的“跨省通辦”服務專區(qū)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《政府工…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