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會有不同類型的血型?松山醫(yī)院檢驗科:受基因遺傳規(guī)律影響
人類不同的個體之間其血細胞存在著差異,從而造成不同的血型,如有紅細胞血型、白細胞血型、血小板血型等。那么,人為什么會有不同類型的血型呢?今天就跟著重慶松山醫(yī)院檢驗科主任黃君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什么是血型?
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,而與臨床關(guān)系最密切,人們所熟知的是紅細胞ABO血型系統(tǒng)。
ABO血型系統(tǒng)中,ABO血型是根據(jù)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,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。在紅細胞上僅含有A抗原,稱為A型;僅含有B抗原的,稱為B型;均含有的,稱為AB型;均不含有的,稱為O型。
紅細胞上具有血型抗原,血清中存在相對應的抗體。血型為A型的人血清中只含有B抗體,血型為B型的人血清中只含有A抗體,血型為O型的人血清中兩種抗體都有。
血型與遺傳?
A、B、O血型系統(tǒng)的基因位點在第9對染色體上,受控于A、B、O三個基因,每個人體細胞內(nèi)的第9對染色體上。有兩個ABO系統(tǒng)基因,即AO、AA、BO、BB、AB、OO中的一對等位基因。
等位基因是相同的,就叫純合子(有的A型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為AA),不相同的就叫雜合子(有的A型人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為AO)。
其中A和B基因為顯性基因,O基因為隱性基因。然后在一對染色體中,一個帶A基因,另一個帶O基因,理論上遺傳式為AO,但表現(xiàn)式為A,即是A型,而不是O型。只有2個都帶有O基因,才能表現(xiàn)為O型血。
例如:爸爸是A型血,可能是AA基因或AO基因,媽媽是O型血,只能是OO基因,孩子染色體是由父母各給一條染色體組成的,所以,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基因為AO或者OO,表現(xiàn)血型為A或者O。
什么是“熊貓血”?
我們所說的“熊貓血”,其實就是血型中的RH血型系統(tǒng)。ABO和Rh雖然是不同的分型,但是是屬于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情況。
Rh血型根據(jù)紅細胞膜上有無Rh抗原(又稱D抗原)進行分類。含D抗原,是Rh陽性;無D抗原,是Rh陰性。
RhD陰性血在白種人中的比例較高,約百分之15%。在我國,RhD陽性血型約占99%,RhD陰性血型僅占1%左右,所以RhD陰性血又被稱為“熊貓血”。
新生兒Rh溶血是由于母親和胎兒血型不合而引發(fā)的溶血性疾病。父母任何一方是“熊貓血”,都應在孕前接受醫(yī)學指導,防止新生兒溶血的發(fā)生。
什么是“萬能血”?
日常中,人們所說的“萬能血”是指O型血。之所以認為O型血是“萬能血”,是因為O型血的紅細胞上沒有A、B抗原,當把O型血的紅細胞輸給A、B、AB血型患者時,可以臨時救急。
但是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體,給受血者(O型血除外)輸注含O型血漿的血制品時,則不可避免地會發(fā)生抗原抗體反應,引起溶血反應。因此臨床上,為了避免溶血反應的出現(xiàn),必須嚴格堅持“同型輸血”。
O型血之所謂被認為是萬能血型,主要是在緊急情況下,如果不能找到相同血型的供血者,可以少量地輸入O型血進行急救。(重慶松山醫(yī)院 供稿)
(注:此文屬于人民網(wǎng)登載的商業(yè)信息,文章內(nèi)容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,僅供參考。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本網(wǎng)專稿
- “巫山人”到底是猿還是人?龍骨坡遺址再啟發(fā)掘
- 時隔十余年后,日前,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遺址再次啟動主動性發(fā)掘。 作為東亞地區(qū)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時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,龍骨坡遺址本階段的發(fā)掘?qū)榻沂救祟惏l(fā)展進程,實證三峽地區(qū)百萬年人類史提供更豐富的材料,具有重大學術(shù)意義?!?/a>